静宁: “四位一体” 推动基层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今年以来,静宁县纪委监委以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等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扫黑除恶、自然资源等领域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提升监督精准度。
规范运行,提升平台权威性。“经数据分析发现你单位临时救助资金发放异常,请及时核实......”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惠农资金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研判,梳理出异常数据及时反馈各相关单位进行核实,这是静宁县纪委监委负责平台管理人员每天的首要任务。
静宁县纪委监委将实时监测监督信息平台上的异常数据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作为开展日常监督的“先手棋”,由专人负责即时监测,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转至职能部门,督促相关单位抓紧核实反馈,及时答复群众。并督促行业部门和乡镇准确更新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数据,加强平台日常运维和推广应用,确保惠民资金和业务流程“一键查询”、投诉举报“一键直达”。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查询到惠农资金、补贴补助等资金发放情况,还可以掌中“一键”反映举报问题,充分发挥出监督平台的“晒、筛、挖”功能。上半年,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更新录入基础信息84.95万条,录入资金3.16亿元。处理疑似问题资金3803条。
广泛宣传,扩大群众知晓度。静宁县纪委监委将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的日常运维和推广应用作为服务好群众的基础,面向各乡镇、城市社区广泛宣传平台使用操作流程,扩大群众对信息监督平台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同时,督促各乡镇和行业职能部门及时更新平台基础数据、民生资金、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等信息,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查询村务党务、惠民资金、业务流程等信息,既能轻松进行线上监督,也能在线上“一键”反映问题。
“由于线上监督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线上反映问题。”据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监督平台上收到的反映件以涉及养老、教育、社会救助等惠农资金补贴相关问题的居多,大部分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在平台上得到及时快捷的处置,对日常监督带来很大便利。
及时回应,提高群众满意度。“对于您反映的‘耕地地力补贴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金额不对’的问题,我们经查询发现系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补贴金额信息与实际到户金额不符,现已重新录入,对您造成的不变请谅解。”这是近日静宁县某村民在平台反映问题后线上收到的答复。县纪委监委平台管理人员在当日登录监督平台查看信息时第一时间发现群众诉求并向县农业农村局反馈问题,督促其在三日内给群众作出了答复。
县纪委监委将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信息化平台应用融合开展,通过线上大数据分析、线下小切口发力,推动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今年以来,在“两个平台”共受理信访问题114件,答复处置102件,剩余12件正在办理。密集广泛的线上“信息网”成为健全基层监督体系的有效抓手。
综合研判,提升监督精准度。静宁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信访举报平台,结合群众在其他监督平台的反映、网站留言以及来访来电,主动接访、带件下访、入户走访,筛查收集问题线索,加大存量线索问题的处置,督促乡镇和县直部门做好问题整改,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静宁县纪委监委在信访举报平台分流转办群众信访件77件,对转办的信访件,在举报平台上持续跟踪了解,及时掌握交办件流转轨迹、办理进度,督促交办件按期办结,大大提高了信访件办理效率和精准度。(供稿 李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