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清廉家风 筑廉洁防线——市纪委监委机关“廉心守正·家国同行”干部家属座谈会侧记
“一直以来,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怀着敬畏之心,市纪委监委机关在我心中是一个既庄严又神圣的地方,所以今天能够受邀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激动。”
3月28日下午,市纪委监委机关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三十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受邀参加市纪委监委机关“廉心守正·家国同行”干部家属座谈会,家属们走进市纪委监委机关,畅谈交流,共鸣思想、共振情感,接受廉政教育,传承纪检监察干部清廉家风。
“我代表市纪委监委,向各位家属长期以来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大家辛苦了!”座谈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锦玉热切地表示。
王锦玉指出,举办这场座谈会,既是深化廉洁家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家庭助廉”与“家国同行”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在座的每一位家属,都是纪检监察干部最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在前方履职尽责的“稳定器”,更是涵养清廉家风的“守护者”。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份职责的背后,离不开家属们的默默付出,是家属用包容化解了大家的疲惫,用理解支持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坚守,用智慧筑起了家庭的廉洁防线。可以说,纪检监察事业的每一份成绩单上,都凝结着家属们的奉献与担当!
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景忠科主持座谈会,通报了市纪委监委机关有关工作情况,让家属们全方位了解纪检监察工作。
“廉心连家国,清风润万家。让我们以‘廉心’为纽带,以家风为底色,从自身廉洁做起,从家庭廉洁抓起,弘扬廉洁家风,传承家庭美德,筑牢廉洁防线,携手共建‘学廉、崇廉、倡廉、塑廉、践廉’的幸福家庭,让清廉之花常开不谢,让正气之风永驻家门,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贡献家庭力量!”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薛红艳宣读《家庭助廉倡议书》时说到。
“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领导干部都希望成为幸福家庭的守护者,但我确因小事上的失管失教,妻子最终由‘贤内助’成为了‘贪内助’……”家属们共同观看甘肃省纪委监委拍摄的家风建设警示教育片,片中人沉痛的忏悔声萦绕耳边,为在座的干部家属敲响了加强家风建设的警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纪检监察干部正人先正己,在培育廉洁家风上,标准更要高于普通党员和群众。我以后会更加严于律己,守好家里的廉洁门、幸福门。”警示教育片观看结束,家属们深感震撼、深受教育,纷纷表示将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幸福,从来不是房子有多大、条件有多好,而是家人的笑声有多甜。未来的道路上,我会与他一道,用心写好‘家’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出发,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家属,我力求在爱人工作上多一份支持、生活上多一份理解、廉洁上多一份把关。”
“我清楚你们身上肩负的职责使命,我理解你们常态化加班加点、甚至在节假日也要保持随时待命的紧张状态,我深知你们工作的不易和重要性......”
“我能切身体会到他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也最能深切感受到他的不易与担当,当他选择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时,就意味着将肩负使命、公而忘私、直面挑战,而作为家属,我能做的,就是用理解、包容和行动,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从前,我从身边同事朋友中得知,纪检监察工作是‘得罪人的活’,纪检监察干部是‘专挑毛病’的人,自从爱人到纪委工作后,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渐渐发现,每一项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必须要有坚强的纪律作保障,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事业,纪检监察干部,其实是一伙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平凡又伟大的人。”
“他成为纪检监察干部的这6年,我们完成的不仅是婚姻的磨合,更是一场对党纪国法认知的破壁之旅,我从隔岸观火的局外人,变成了反腐战线的编外哨兵。”
六名家属代表依次发言,畅谈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直观感受,也诉说着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并表示一定争做廉洁家风的传承者、引领者、守护者,以规立家、修身齐家、以廉守家、文明传家。
座谈会上,家属们还签订了家庭助廉承诺书。纷纷承诺:“主动与家属沟通交流,积极支持家属工作,关心家属生活,关注家属的思想动态与社交往来,发现不良倾向或违规行为及时提醒和纠正,做到早预防、早制止......”。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路举措,谋划更有特色、更有意义的创建活动,让干部及家属在亲自参与中受到启发、学到知识,切实增强抓好家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家风助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景忠科表示。(李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