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多点发力推动驻在单位警示教育走深走实
“看着这名财政系统的干部因为防线失守,变成了‘案中人’,我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从思想上时刻绷紧遵纪守法的这根弦,很有可能一不留神,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就会失守。”参加完市财政局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后,一名干部有感而发。
今年以来,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不断丰富开展警示教育的方式和载体,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汇编专题警示教育录、组织赴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等方式,多点发力、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通过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示警,教育引导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提升警示教育契合度
“云南省绥江县委拟将县财政系统钟某某和宛某某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在组织谈话过程中,二人竟先后以基层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加班多、不便照顾家庭、身体问题等理由拒绝接受组织工作安排。经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九条:‘拒不执行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在特殊时期或者紧急状况下,拒不执行党组织上述决定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之规定,给予钟某某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宛某某全县通报问责,并建议县政府将其调离县财政局。”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在市财政局集体廉政谈话会上说。
为了提升警示教育契合度,增强警示教育效果,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针对国家财税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国有资产使用及处置等重点领域的腐败现象,突出靶向思维,深挖共性教训,搜集整理全国财政系统层级相近、行业相似、岗位类似的典型案例,定期在局党组会、干部职工会上通报,并会同市财政局党组从近年来全国财政系统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收集整理典型案例16件,汇编《财苑镜鉴》警示录,让警示教育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让党员干部代入感进一步增强,遵规守纪的意识逐渐提高。
“线下+线上”双向发力
为避免方式方法上的套路化,实现警示教育效果最大化,把“不敢腐”的案例资源转化为“不能腐”“不想腐”的教育资源,派驻纪检监察组紧扣近年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高发频发问题,从市纪委监委查办的一些典型案例中深刻剖析行业性、地域性案件特点和规律,定期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剖析诱因,总结教训,帮助制定措施,让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还将警示教育课堂搬进了高墙内,组织党员干部赴平凉监狱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用“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沉浸式”接受警示教育,让他们站在“案中人”的角度深挖思想根源,开展自我剖析。
同时,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定期不定期在平凉财政工作微信群中通报与财政干部密切相关的职务违法犯罪、酒驾醉驾、赌博等典型案例,并注重对违纪违法犯罪案例中的人、事、细节等情况进行全链条式披露剖析,警示教育的震慑效应进一步放大,“线下+线上”双向发力的聚合效应进一步显现。
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着力推动局党组主动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中央、省、市纪委监委有关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精神、重要文件精神和一些典型案例通报在局党组会上及时进行传达学习,并提出相关要求。
同时,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注重把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定期开展廉政提醒谈话、节日前下发纠“四风”树新风提醒函、定期上廉政党课、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督促做好婚丧嫁娶报备、开展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和廉政考试等方式发信号、打招呼、提要求,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免疫力”,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筑牢思想防线。
“警示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做实做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我们还要持续探索好的方式方法,让警示教育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教科书和清醒剂。”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供稿 李丽琴)